當前位置:首頁 > 政府信息公開 > 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專題 > 基層實踐
銀川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.galaxy12.com
來源:興慶區優化營商環境指揮部辦公室 2024-03-29
字體顏色:
[紅]
[黃]
[藍]
[綠]
保護視力色:
字體大小:
[小]
[中]
[大]
恢復默認
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“梧桐樹”、最大的“吸鐵石”,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。今年以來,興慶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、銀川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決策部署要求,對標對表最高水平,強化創新引領,切實提升營商環境“軟實力”,為興慶區高質量發展提供“硬支撐”。
深化改革、集成創新,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。一是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向基層延伸試點目標。通過黨建引領,推出“政務服務?我來啦”下沉基層便民服務系列活動。在敬德街夜市設立服務小廳,定時“擺攤”,并先后在月牙湖鄉、步行街、銀華社區等開展系列活動?;顒右呀哟k事群眾700余人,現場辦理證照20余戶,解決就業創業、準營準入等問題100余個。二是創新“前置勘驗”服務模式。通過優化勘驗流程、靠前服務等提供勘前輔導,提高現場通過率和審批效率。目前已有26個審批事項被列入“前置勘驗”機制服務清單,已為200家市場經營主體提供“前置勘驗”服務,平均壓縮辦事流程60%。三是“跨省通辦”再擴圍,與18個省份,178個縣區簽訂“跨省通辦”合作協議,實現251項事項異地通辦,辦理5857件。
精準服務、持續發力,營造優質完善的投資環境。一是創新機制抓招商。把招商引資作為“一把手”工程,實行重大項目周調度、月考核、季獎懲、年終評機制,出臺《興慶區招商引資突破年實施方案》。二是強化活躍度抓招商。參加自治區黨政代表團蘇浙滬企業家懇談會、專題推介等活動10次,聘任12名招商引資顧問,由招商小分隊赴北京、長三角等地開展“走出去”招商活動22次,對接考察中科曙光、北京能源集團等企業85家,請進來客商80批次385人次,召開項目洽談會60余次。三是優化服務抓招商。健全完善招商引資、企業入園、政務服務協調機制,結合客商的投資需求,建立資源庫進行精準推送。四是加大市場主體的培育力度。2023年興慶區新登記市場主體為2.48萬戶,同比增長31.41%,累計存續市場經營主體總數為15.64萬戶,占全市累計市場經營主體總數40.41%。提前實現年度市場主體培育目標。
法治保障、規范建設,營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。一是弘揚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。打造9個“無訟社區”,依托“石榴籽”人民調解室等,訴前委派調解案件13941件。深化五個“法院+”訴源治理工作格局,全年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.95%。二是完善“分調裁審”改革。創新“小案快辦”機制,12539件矛盾糾紛在訴前得以快速解決,訴訟“一站式”升級為解紛“一件事”。三是實施信用分類監管。將信用風險分類與“雙隨機”監管有機結合,對信用等級等不同類別的企業,設置不同抽查比例和抽查頻次,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少查或不查,對信用等級差的企業增加抽查比例和頻次,進行重點監管。
聚力要素、強化保障,營造宜產宜業的發展環境。一是實施就業優先戰略。開展線上、線下各類招聘活動56場,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萬余個。采用“實地走訪+微信告知+電話溝通”方式,推出“技能培訓+現場招聘”無縫銜接工作新模式,提供“菜單式服務”。組織完成企業職工培訓2583人、就業重點群體培訓387人、高技能人才培訓1730人。二是強化人才服務保障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,持續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,轄區企業申報預引進、全職引進博士碩士補助6名。組織申報自治區專家服務基地等區市各類人才項目20個,推薦申報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各類人才及相關補助32人。舉辦興慶區“第二屆‘數字賦能’青年創新創業大賽”,共收集創業項目85個。鼓勵自主創業,為74人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69.5萬元。三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。成立興慶區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解中心,建立“工會+人社+法院+司法+N”勞動爭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,積極推行勞動爭議“一站式接收、一攬子調處、全鏈條解決”模式。2023年興慶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結案2380件,時效期內結案率100%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